2001年1月,三優光電成立;
2001年3月,成立“廈大三優光電技術研發中心”;
2001年10月,建成融熔型光纖耦合器生產車間;
2002年3月,研制出高性價比光纖WDM產品;
2002年11月,成立光電探測器芯片封裝車間,并承擔廈門市經發局 “用于光纖通信光電探測器封裝工藝的產業化研究” 項目課題;通過ISO9001:2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;
2003年,開發了光電探測器組件、激光器組件、光電收發模塊并實現批量供貨;承擔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“高速PIN-FET光電探測器產業化”;
2004年,在國內較早研制開發成功單纖雙向組件及系列高速模塊產品,模塊產品速率從原來的155M發展到1.25G及SFF系列產品;承擔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“650納米探測器的產業化”;
2005年,公司遷至火炬高新區創業園;成功開發了BIDI模塊,實現單纖雙向模塊規模量產,是出口日本市場的最早廠家;與廈門大學合作 “4H-SiC PIN 紫外探測器的研制”項目;
2005年12月,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;
2006年,PIN、PIN-TIA、OSA以及 Transceiver 等產品通過RoHS認證;產品出口韓國、美國;承擔福建省6.18高技術產業化項目“新型高速系列光收發模塊產業化”;
2007年,開發了光纖到戶用戶端單纖雙向器件并開始規模量產;承擔了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“半導體激光器芯片封裝及組件的產業化”;
2008年,成功開發了Mini PD,是目前最小的光電探測器國內唯一供應商;建成激光器生產線,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;承擔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“10G半導體激光器TO封裝技術及產業化”;
2008年11月,獲得發明專利“δ摻雜4H-SiC PIN結構紫外光電探測器及其制備方法”;
2009年,被評為2009年度廈門市成長型中小企業;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組件自動耦合產線,自動化規模量產能力大大提升;
獲得2項國家科技扶持項目: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立項扶持“10G半導體激光器TO封裝技術及產業化”和“高速信息光電器件的規模量產和自動化產線的技術改造項目”;
獲得發明專利“用于650nm光纖通信的光電探測器及其制造方法”;
2010年,被評為2010年度廈門市成長型中小企業,并被廈門市發改委推薦為上市后備企業;
“移動通信、數字電視光傳輸光覆蓋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項目”獲得市科技局立項扶持;獲得“2010年廈門市自主創新種子企業”、“2010創新方法(TRIZ理論)應用試點企業”證書;
通過ISO9001: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;
2011年,公司建成芯片自動封裝產線;被評為2011年度廈門市成長型中小企業;“廈門市光通訊器件測試重點實驗室”建成并通過驗收;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復審;
2011年7月完成股份制改造,公司更名為廈門三優光電股份有限公司,成立職工代表大會和監事會,規范經營;
2012年,被評為2012年度廈門市成長型中小企業,廈門市創新型企業,通過SGS公司審核的ISO9001: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;光纖到戶GPON光收發組件實現大批量出口國外;
2013年,被評為2013年度廈門市成長型中小企業,福建省創新型試點企業;“光器件自動化量產技術開發”獲得國家創新基金立項扶持;“應用于光纖到戶的高速光收發組件”獲得廈門市科技進步三等獎;通過多家大客戶認證,產品進入電信運營商的全球供應鏈;
2014年,被評為2014-2015年度廈門市最具成長性中小微企業;“應用于云計算高速數據通信的40G QSFP+ 有源光纜”獲得廈門市對臺科技合作項目立項扶持;再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;
2014年8月在“新三板”成功掛牌(證券代碼:831055);
2015年4月完成員工持股,6月實施定向增發;“應用于云計算的10G光組件大規模自動化量產”獲得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立項扶持;
2015年7月,在廈門海滄自貿區注冊成立全資子公司“廈門三優光電互聯技術有限公司”。
2015年,依托三優光電組建的“廈門市光通訊器件測試重點實驗室”被評為廈門市優秀重點實驗室并獲得滾動資助;“10G激光器及光組件”獲得廈門市科技進步三等獎;獲得“福建省創新型企業”榮譽。
2016年,獲得發明專利“一種激光器光斑的位置識別裝置和方法”;榮獲“廈門市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”稱號;“海洋立體監測傳感器與系統的研發及產業化”獲得國家海洋局“十三五”海洋經濟創新示范項目立項扶持。
2017年,獲得發明專利“一種將激光器精準壓入四方座中的壓合設備”;制造工程部榮獲“福建省工人先鋒號”稱號。